渝爱保
重庆保险咨询

首席投资官的访日感受:关于创新、投资和养老

首席投资官的访日感受:关于创新、投资和养老在哪买

 

原文标题:

访日感想二三事—关于创新、投资养老

连续好多年了,每年都去一两次日本,之前基本是去跑步、旅游或礼节性拜访投资机构。这次带着问题,深度走访了保险、投资机构、医院和健康管理公司,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首席投资官的访日感受:关于创新、投资和养老在哪买

其实对于日本经济,特别是“失落的二十年”,国内分析文章已汗牛充栋。我的前东家就此翻译出版了一套书,我们公司投资团队则专门研究了日本保险公司是如何在投资端和产品端解决经济泡沫时期积累的利差损的问题。

 

不过数字毕竟是冷冰冰的,这次走访了一系列机构和当地人,形象就鲜活了很多。

 

关于创新交流

 

这次和日本排名前三的寿险公司,连续交流了13个小时(这里心疼翻译一下)。以前去发达国家交流业务模式和经验分享,基本是对方单方面输出,对国内的成功经验,他们不是很在乎或者说只是抱着猎奇的心态。

 

而这次对方则对我们的业务模式非常感兴趣,原定的双方交流创新环节变成了我们单方面介绍—从相互保、赔审团到长期投资组合的配置。

  

一家日本机构的高管还很感慨的说,“中国现在互联网创新太快了,日本反而成了跟随者。看到你们从董事长到员工都这么努力这么拼,但是我们的年轻一代已经不像老一辈那么有拼劲了。

 

日本人擅长的是在固有的模式下不停的打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这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强大的惯性和整体环境也让他们对创新动力不足。在传统模式下,我们只能做一个跟随者,要实现追赶,只有弯道超车。

 

还有个听说的小段子。东京一家公司看到中国共享自行车这么火爆,也打算来一波。论证来论证去,拖了两年半,第一批自行车才到位,这时候OFO等一批国内玩家已经接近破产了,于是,于是就没有第二批自行车了。我们在东京街头偶尔也能看到一两辆。

 

关于投资

 

国内保险公司现在主要利润来源是利差,也就是保险产品本身不赚钱或者略亏,但是通过投资来赚钱;而日本的保险公司基本靠费差。

 

这不是说日本保险公司不想赚利差,而是没办法—主流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只有1-2%,这还要靠海外投资部分来贡献收益。明治安田发债融资,0.5%的长期债被一抢而空,而丰田的子公司Toyota Finance Corp.今年发行的三年期债券,收益率达到了0.0000000091%。就是说,投资 10亿日元的该种债券并持有到期,连1日元也赚不到。

 

跟另一家投资机构资深投资主管交流,他现在投资风格非常佛系。当年日本股市大跌的头几年,作为价值投资者,发现到处是被低估的股票,他是越跌越买。直到弹尽粮绝,才发现原来地狱有十八层。

 

所以日本人的佛系和低欲望是很自然的—拿资本去投资,越投越亏,买个债券还只能勉强保本;去公司打工,论资排辈,每个级别每个年资拿多少钱一路了然,一眼看到了自己退休的样子。

 

有人说,权利和竞争是最好的春药,缺了这个春药,低欲望也就自然而然了吧。

 

我的圈子里有很多成功的股市投资人,过去二十年取得了令人炫目的投资业绩。细究起来,还是要感谢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样的策略、同样的天资和勤奋,如果处在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得到的只会是苦涩。

 

所以,成功以后,一定要好好想想,哪些是自己的努力,哪些是顺应了这个时代。到底是自己的努力的作用大,还是顺风车的力量大。

 

日本的基础设施、服务业的精细程度都已经接近饱和,比如保险行业,日本人均持有两张保单、年支出保费2万人民币,我国增长的空间还有10几倍。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时代,抓紧最后大发展的机会。

 

另外,东亚模式有很多相同之处,虽然中短期看不到负利率的迹象,但国内的利率下行是一个趋势,那种闭着眼睛就能年赚10%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长期资金,一定要提前锁定高收益资产—长期优质债券,还有就是现金流强劲、盈利模式已经证明成功,以后还会继续成功的股票资产。

 

关于健康养老

 

这次走访了一家为外国人在日本就医提供服务的健康机构和一家综合性医院。日本实行全民医保,为了减轻财政负担,规定医院不得盈利,医生的收入也不高。同时由于医疗资源长期冗余,又允许外国人医疗部分可以收费上浮100-200%,作为医院的小金库,这样就为外国人就医创造了条件。

 

即便费用上浮,日本的医疗费也远远低于美国,很多国内无法治愈的大病、甚至一些国内不重视的小手术,日本医院都有很大的优势。加上日本医院超一流的服务水平,最近国内前来就医的人数越来越多。以后,医疗/体检+疗养的产品估计会有很大的市场。

 

在箱根期间,我们住在一个温泉旅馆。清晨出来跑步,在几个小山坡到处可以看到漂亮而隐秘的建筑,除了温泉酒店,最多的就是各家保险公司的养老地产项目。

 

首席投资官的访日感受:关于创新、投资和养老在哪买日本 隐匿在林间的养老院

 

养老地产投资大、盈利周期长,保险这样的长期资金有天然的优势。以前国内机构的逻辑是,即使项目本身不赚钱,也可以通过养老地产来锁定高净值客户,加上地价一直在涨,还能算得过账来;而日本一方面地价便宜,另外保险公司要求的投资收益没那么高、老年人支付能力强,好好运营,还是能赚钱的。

 

由此看来,保险资金强力介入养老地产应该是一个战略性的选择。

 

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这次还约了两个日本的跑友喝酒。分别是我跑UTMF(环富士山160公里越野)和TDG(意大利330公里巨人之旅)认识的,他们都有不错的工作,跑步水平放在国内应该算马拉松业余一线高手了吧,看了他们的训练计划,感觉和想象中日本工作狂不一样。他们说其实日本工作早没有以前那么拼了,就算加班很多也是在混时间而已,所以能保证高强度的训练日程。

 

这让我想起了国内很多水平不错的跑友,最后都转成了半专业选手,或者到体育相关公司工作了。这真的很悲哀,因为我一直觉得,只有纯业余运动员在国际赛场创佳绩,才能代表中国体育的真正崛起。而国内轻松的工作越来越少,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员工all in,训练时间自然无法保证了。也许,体育强国的梦想,要等到经济发展慢下来才能实现了。

 

顺便说一下,银座、新宿周五的居酒屋都是爆满,很多需要排长队,因为很多日本公司流行周五聚餐。同时很多小酒馆主推1000日元(60人民币)的套餐—三道烤串加一扎生啤,因为很多日本男性每天的零用钱也就一千多日元,还要解决午餐。

 

 

杂感

 

 

曾经和很多朋友一起去澳洲旅游,大部分朋友刚到的时候多少会心生移民的念头,我却笑而不语。我是在澳洲工作生活过的,当时收入不高不低,也没什么竞争压力,一到周末就去徒步、晒太阳,生活看起来很美好,但一两年就心生倦意了。和国内的朋友比起来,感觉自己没有为社会创造足够的价值,就是在混吃等死。

 

日本的情况也是一样。根据马洛斯需求模型,日本在前四层次已经做得很好,但是最高的自我实现层次对大部分人却只是一个遥远的梦。相比我们这一代人在国内,每一个台阶都是残酷竞争以后才能爬上来的—高考、GMAT出国、找工作、工作以后的各种竞争。身边成功的朋友,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共同点是都没的选,他们是一眼看到了一辈子的路径没得选;我们是不拼搏就坠落,也没得选。国内目前的阶层固化日益严重,希望不会发展到日本这个阶段。

 

如果时间可以倒退,可以有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生在中国的70年代,在拼搏中一路成长。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渝爱保 » 首席投资官的访日感受:关于创新、投资和养老

分享到: 更多 (0)

我们的朋友

高端医疗险重庆渝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