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爱保
重庆保险咨询

【2021.10.13】每日保险快讯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行业资讯

搜索




经济



No.1



10月1日至7日,全国支付系统共处理各类非现金支付业务341.0亿笔、金额1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6%和24.1%,两年平均增长32.8%和38.4%。其中,消费场景下非现金支付笔数和金额两年平均增长7.8%和1.4%,已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No.2



2021年6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90278亿美元,对外负债70418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9860亿美元。




保险



1.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线上招聘公益活动顺利收官



据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5月至8月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了“保险有未来,就业大舞台”线上招聘公益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保险公司总部、省、市、县级等各级保险机构的参与和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8月底,人社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保险行业专场浏览量20752人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招聘活动主题专栏及中国保险网络大学平台浏览量27502人次。据统计,5月至8月,近百家保险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参与了活动,面向高校毕业生、社会待岗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提供就业岗位2100余个,计划招聘5500余人,通过各类招聘渠道录用3600余人。参与单位非常肯定此次活动,希望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今后继续搭建平台,持续组织行业招聘工作。


2. 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规范在京保险中介机构营业场所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规范在京保险中介机构营业场所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现有工商登记住所无法满足经营业务条件的在京保险中介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设置一处在京的固定营业场所开展经营活动,并明确相应监管要求。业内人士指出,《通知》的出台一方面是适应实践需要对部分保险中介机构相关行为合规性的明确,另一方面也是对保险中介机构相关行为进行规范的需要。《通知》主要明确了四点,包括中介机构营业场所管理的适用对象、基本前提、程序要求、信息披露和告知义务。《通知》指出,保险中介机构在登记住所以外设立营业场所、变更或取消营业场所、变更登记住所的,应在事项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3. 河南花生“保险+期货”试点三市落地



为保障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加快花生种植经营规模化、产业化,防范因价格波动造成的花生种植户收入受损,助推花生产业振兴,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启动会于近日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举行。依据河南省财政厅和郑州商品交易所联合印发的《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试点方案的通知》,花生“保险+期货”项目试点将在河南南阳桐柏县、驻马店正阳县、开封祥符区展开,试点期限两年。2021年,河南试点承保规模将达到20万亩,参与主体为花生种植规模化合作社和从事花生种植的已脱贫仍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保费为农户自缴10%,郑州商品交易所补贴资金1000万元,其余保费资金由各级财政共同负担。此项目由中原农险承保,国信期货、国元期货、永安期货等8家期货公司共同参与。在“保险+期货”的模式下,期货工具可以通过保险机制直接连接到广大农户和新农主体,前端通过价格保险使农户易于理解、投保,后端通过期货市场转移保险风险。


4. 吉林银保监局推动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规范发展



吉林银保监局以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秩序和维护投保农户合法权益为重点,稳步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扩大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助力“吉字号”品牌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延边黄牛、梅花鹿等特色农产品保险,保险服务拓展至农、林、牧、副、渔各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作物保险、主要畜禽保险、重要“菜篮子”保险以及森林保险得到了重点发展。同时,综合运用座谈会、督导会、约见谈话、下发监管函、现场检查、行政处罚等多种手段督促经办公司提高理赔服务质量,简化理赔手续和流程,缩短理赔时限,减少惜赔、少赔、拖延不赔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5. 山西农业保险保费创历史峰值 规模近16亿元



截至8月底,山西省中央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2588万亩,林业保险承保面积5899万亩,承保面积同比微增,中央政策性养殖业承保头数1013.14万头,同比增幅高达85.7%,承保覆盖面大大提升,在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农户收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山西省农业保险保费总规模近16亿元,达到历史峰值,基层农户参与度和保险意识进一步提升,保险保障覆盖面得到有效扩大。山西省财政厅要求,自2022年起,中央政策性森林保险保额将由800元/亩提升至1000元/亩,同时要求各地市、各保险主体按照2021年保额提升后的新标准承保马铃薯、奶牛、生猪保险,并作出相应预算安排。将马铃薯收入保险纳入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积极推进省级政策性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为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的首年度试点工作。


6. 中华财险首创外贸企业转内销保险



近日,中华财险联合宁波国家高新区推出“外贸企业转内销综合保险+品质保证检测服务”方案,政府财政出资,以保险手段保驾“双循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和经济运行。这项保险的成功研发,让许多外贸工作者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服务,在转内销的攻坚战中,为其吃了一颗“定心丸”。“推出这套保险方案,主要为了坚定居民消费信心,支持区内外贸企业多渠道开拓国内市场,发挥保险在风险保障、损失补偿等方面的作用,对冲国际风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高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1000多家外贸企业以及辖区内的各类大型超市、商业综合体将直接受益。


7. 中国银保信赴察右后旗开展定点帮扶培训工作



为有效支持定点帮扶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近日,中国银保信赴察右后旗开展“支持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扎实推进扶智工作落地。此次培训工作采取邀请专家授课和调研座谈等方式开展,察右后旗当地干部、金融保险机构、农商户以及帮扶对象代表等359人参加培训。此次帮扶培训工作的开展,是中国银保信贯彻落实党中央、银保监会党委关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实在举措,也是落实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下一步,中国银保信将以继续做好帮扶工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帮助解决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动定点帮扶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8. “安享方案”进行时 农银人寿积极推进适老化服务



近期,农银人寿推出“安享”服务方案,制定实施“路线图”,通过系列优化提升举措满足老年群体差异化保险服务需求,利用智能科技助力其跨越“数字鸿沟”,力求为老年客户群体提供更有温度、更有情怀的优良服务体验,并逐步建立形成具有农银特点、展现农银关爱情怀的老年客户服务体系。目前,公司“农银E家”可便捷地为老年客户提供电子化投保服务,并移动受理部分业务申请,通过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便捷操作来帮助老年客户真正实现跨越“数字鸿沟”,同时减少跑腿或上柜难等实际问题,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及品质。2021年农银人寿第八届客户服务节期间,公司还专项推出面向老年客户群体的“爱享红色年华”老年人线上摄影大赛,以及针对老年常见病症的专家直播健康讲座,用专属增值项目丰富“银龄人群”精彩生活,关爱老年客户健康。


9. 中国平安打造银保新模式



今年以来,人身险市场艰难转型,个险队伍大幅脱落,保费增长乏力,银保业务重回险企战略视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公司都加大了对银保渠道的开拓力度。中国平安从2020年6月便启动了银保战略改革,希望通过平安人寿与平安银行的紧密合作,对“产品+科技+渠道”全面升级,实现银保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其中,公司将银保渠道管理落在了平安银行,平安银行正在组建一支新的主力销售保险的资产配置专业队伍,即“平安银行家”,打造银保渠道新模式。在平安银保新模式下,新的产品体系是“产品+”的概念,+康养、+健康、+信托等,体现中国平安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及生态壁垒。目前,新模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佛山等7个城市落地试点,招募工作也全面启动。


10. 保险资金加速布局绿色投资“新蓝海” 消费、医药、科技等低碳行业受关注



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保险资金的优势不容忽视,保险业和保险资管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双碳”目标下绿色投资机会,把握机遇。“双碳”战略下,绿色投资已成为保险资金的新蓝海和投资风口。截至6月末,保险资金通过债券、股票、资管产品等方式投向碳达峰、碳中和及绿色发展相关产业账面余额超过9000亿元;截至8月底,保险资金实体投资项目中涉及绿色产业的债权投资计划登记(注册)规模达10601.76亿元。业内专家认为,保险资金在绿色投资方面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将为战略新兴产业、低碳节能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等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从具体行业看,投资方向需要关注消费、医药、科技等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行业,适当控制钢铁、煤炭等碳排放度相对较高行业的投资。

多元视角编辑整理)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渝爱保 » 【2021.10.13】每日保险快讯

分享到: 更多 (0)

我们的朋友

高端医疗险重庆渝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