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爱保
重庆保险咨询

收藏级·旅行险紧急救援指南

收藏级·旅行险紧急救援指南在哪买

 

上次某公司的旅行险发生纠纷后,后台留言爆炸了,其中有一大半都在说:“你说的我都懂,所以紧急救援到底哪家靠谱?”

 

“靠谱”这个词意蕴丰富,

言下之意应该是:“你就告诉我买哪家能赔还赔得多而且赔得顺利不糟心”。

嗯,我的读者果然连提问都很有水平。

 

这个要求可就高了,不仅要产品好,还要公司实力要强,而且还要服务好。

确实,紧急救援不止是写在条款上这么简单,这其中的一线沟通、服务水平、资源调配能力……哪一项出问题,都够不上“靠谱”二字。

所以,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看了十几个条款,咨询了多位业内资深老师,写了一篇攻略给你。

 

这份攻略将从下面四个方面出发:

(一)根本:风险

(二)救援机构服务重点

(三)保险公司的作用

(四)服务细节

(五)产品怎么写

(六)旅行TIPs

看完之后,你就知道怎么做靠谱了。

 

写完之后,我自己有一个直观感受: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一)根本:旅行风险

 

我们关心的紧急救援,在条款中的名称其实是:旅行紧急医疗运送和送返保险。

可以看到,这项责任和医疗有关,也和交通有关。而医疗和交通,恰恰是旅途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所以,紧急救援其实是旅行险的核心功能。

 

出门旅行,目的或者说要求不外乎有三个:

*** 开心地归来

*** 安全地归来

*** 回来就行

 

那么,有什么原因会导致“回不来”呢?

 

具体来看:

不可抗力导致的风险,极其严重,对整个国际社会都伤害巨大。

这类风险的处置,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而可抗力的层面,才是商业保险发挥大用的地方:

 

可以看到,在个人和商业公司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论是意外还是疾病,最后都首先指向了一个结果:

医疗,而且是巨额的医疗费。

 

同时,还需要两个支援:

第一,人生地不熟的,需要有人全程协助联系医疗资源;

第二,发生严重情况,最好有专业人士全程照顾。

 

购买旅行险,能覆盖上述风险的责任也就是医疗以及紧急救援,是考察旅行险最重要的地方。

 

 

(二)救援机构服务重点

 

上次舆论发酵之后,很多人举出自家的包机救援案例,说明自己服务信得过。

什么包机往返啊之类的我就不提了。

 

我们先梳理一下救援机构的角色:救援机构就是服务的。主要责任有四个:

 

1、详细了解情况,制定合理计划。

 

2、提供医疗救援。

这一点在案例中并未体现,在实务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及时高效的交通工具,为救治提供时间;以及医疗资源安排,为被保人筛选最合适的医疗资源。

 

3、服务支持。

启动救援服务后,被保人的医疗费用将由救援机构先行垫付。

服务结束后,救援机构与保司、被保人划分责任,分别承担医疗费。

 

4、送回。

被保人获得初步救治、情况稳定、可以进行转移时,救援机构安排被保人回程。

根据被保人情况,可将被保人送回出发地或出发地的医疗机构。必要时,将安排医护人员全程陪同。

同时,协调交通,如有必要,将考虑包机运送。

 

(三)保险公司的角色

 

说到这,我想举一个不典型的案例。

这个案例过程纠结,但非常细致地体现了紧急救援的运作过程。

 

2016年,一位记者在采访奥运期间突发身体严重不适,送医后怀疑是急性阑尾炎。

于是他联系到保险公司咨询,对方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可以联系救援机构,马上启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

第二,客户也可以在当地自行寻求医治,回国后提交单据、理赔。

咨询后,被保险人觉得保险公司很好!

果断选择了方案二,自行在当地接受了阑尾手术……

 

手术后,他再次咨询,能否安排医疗运送回国?保险公司又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启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为被保险人安排交通行程,并安排医护人员全程陪同回国。

第二,被保险人可自行安排回国,相关费用可获得理赔。

被保险人觉得保险公司好贴心!

再次果断选择了方案二,自己做飞机回来了……

回国后,顺利获得医疗费用和回程费用的理赔。

 

目测这是位双子座被保险人。

这个案例很不典型,但非常细致地刻画了保险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我们梳理一下:

保险公司是的职责更多是桥梁,是负责下命令的。协助被保人联络救援机构,提供理赔建议,和救援机构协同提供服务。

 

 

(四)服务细节

 

可以看到,紧急医疗救援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考验两个的医疗服务、资源调配、覆盖范围等多方面硬实力

同时,由于情况紧急,也考验公司一线人员的反应速度、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软实力

其中出一点差错,服务都无法让人满意。

 

除此之外,实施一场完美的救援还有一点关键,就是提供服务的前提:

收藏级·旅行险紧急救援指南在哪买

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开启生命的绿色通道。

 

救援和转运是不同的:

救援的前提是被保人、救援机构、保险公司三方达成共识;

实施转运的前提,是被保人、主治医生、救援机构和保险公司四方达成共识。

 

要达成共识的内容,包括且不限于能不能转运?怎么转运?派多少人?用什么规格?

任何、任何一个细节达不成共识,都不能实施服务。

 

什么叫不配合呢?我举两个例子:

 

比如,脊椎受损等类似疾病是坚决不能让病人活动的,医生会坚持这一点,要求病人治疗一个阶段再转运;但是家属不一定这么想,强烈要求运走,这就是不配合。

 

再比如,救援机构和保险公司根据医生判断,认为选择普通航班就行,但被保人坚决要求包机,这也是不配合。

 

往往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时间耽误了,人也没运走,也没得到救治,发展到后期就是理赔纠纷。

 

 

(五)产品选择重点:

 

那么,救援责任应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救援和医疗是分不开的。

提供医疗服务时,救援机构会先垫付医疗费,之后再与保险公司结算。

这也是一些旅行险能提出“海外直赔”的原因,正是救援机构在支撑。

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以保额为限,超过的部分还要被保人负担。

所以,请尽量将医疗责任的保额买高,尤其是出境游,至少买够50万。

 

第二,尽量把救援保额买高,境外的不要低于100万。

救援机构是提供服务的,一次服务结束,救援机构找保险公司结账。

保险公司付费的数目,以保险单上约定的保额为限。

比如,把被保人接回来包机了,包机费是60万,但紧急救援保额只有50万,那么保险公司只承担50万,剩下的由被保人承担。

包机自己负担……还是把保额买高点靠谱。

 

第三,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救援机构。

没有一家公司是十全十美的,尤其是这种耗时耗力、资源要求高的服务更是如此。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服务机构。

下面是Dora询问了几位业内资深的老师得出的结论,请按照这份清单选择救援机构:

收藏级·旅行险紧急救援指南在哪买

最后的金鹿救援是经业内老师介绍的,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了解后得知,这家公司由香港金卫医疗、深圳丰捷救援与金鹿航空共同创立,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医疗专机企业。懂救援,有医疗资源,还有自己的飞机,厉害了我的小鹿鹿。

 

 

(六)旅行贴士

 

最后,再写几个小贴士:

 

1、听爸爸的话,不让去的地方别去,不要任性!

珍惜生命,远离危险!

收藏级·旅行险紧急救援指南在哪买

2、出发前把旅行意外险保单打印出来,多打印几份,随身携带。

别跟我说你手机里有,没网呢?没电呢?手机丢了呢?

 

3、再打印几份保单,留给家人。

 

4、随保单准备一张卡片。

写清楚你是谁,来自哪里,紧急联系人是谁。

万一出事,让别人知道怎么帮你。

 

5、提前了解必要的救援方式。

当地大使馆的联系方式,提前了解公共服务的联系方式,如警察局、医疗急救等等。

 

6、尽量保持冷静,配合机构。

我知道这很难,所以用了“尽量”。

报案时,把你知道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机构,积极沟通。

 

推荐你使用5W1H原则叙述,也就是:

我是谁/保单号是多少(WHO)

在哪里(WHERE)

什么时候(WHEN)

遭遇了什么(WHAT)

过程是如何的(HOW)

现在想获得什么援助(WHAT)。

 

相信我,上面推荐的几家公司都经过了市场考验,不会出现客服懈怠、踢皮球的现象,信任他们。

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共同推进。

 

 

舆情爆发后,有人评论说就应该按流程办事,说救援机构冤,保险公司冤,两家公司都做的很好了云云。

我说,把客户甩锅给客户是事实,就别洗了。

再说流程,这个问题应该分两点来看:

 

第一,争论焦点不在是否按流程办事,而应该在面对特殊情况,是否有针对性处理的方案。

 

进一步地,针对这次爆发的舆情,主要有两方面特别:

其一,当地医疗环境、交通条件、通讯条件各种差,救援难度特别大

其二,被保人在国外等待救援,投保人在国内,相隔远,相互不知情,沟通特别难。

 

我相信,对于经验丰富的机构而言,这肯定不是罕见情况,肯定有规范的处理流程。

这套处理流程,肯定不是迟迟不行动、迟迟不沟通。

——为什么这套流程在这次舆情中失效了呢?

——既然失效了,是否说明制度有待改进?

 

改就完了。

如果没失效,坚持认为公司没错,那我无话可说。

 

可以肯定的是,这之中有沟通不畅,可能有误会的地方。

面对误会,找到原因,优化流程,才能不断提升服务。

但若是归因于客户的不配合、归因于客观条件和倒霉,此次教训便全无意义。

 

以上,

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对所谓服务的质询。

 

但其实业内对救援机构又是佩服、又是心疼。救援服务成本高,对服务品质的要求更高,救援服务绝对是高精尖工种;

但大家都知道,这种公司,不赚钱。

 

说的不好听点,

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马上有人(比如我)指着鼻子骂,费力不讨好。

也可以想象得到,在这种公司上班有多辛苦、压力有多大。

有人说他在救援公司上班的几年,就没睡过一次好觉。

 

可是也有人说,离开救援机构之后,还挺怀念那段日子的。

类似的话,我还听身边退役的军人、转行的医生朋友们说过。

 

转念一想,我们都处在这样一个行业:

平时用不上,一用上就是大事儿。

一辈子就用这一次,非生即死。

 

大概没有什么行业比我们,更应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不断约束自我。

 

为了不辜负生命的嘱托。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渝爱保 » 收藏级·旅行险紧急救援指南

分享到: 更多 (0)

我们的朋友

高端医疗险重庆渝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