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爱保
重庆保险咨询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

 

这是Dora老师「经纪人笔记」的第二篇文章。

 

该系列每周四更新一篇文章,分享我对产品、行业、市场的见解。欢迎定闹钟准时观赏表演。

 

那些话,还是只和听得懂的你说。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在哪买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在哪买

  逃离 性价比陷阱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在哪买

1

性价比就是“单位化”


博尔特能用19‘93跑完200米,猎豹的追捕猎物时能达到120~130km/h,他们谁跑得快?我们进行“单位化”来计算速度,答案一目了然。

 

km/h和m/s不会计算的,拉到最下面赞赏,交完学费再回来。

 

性价比的定义也遵循这样的逻辑:同样的价格,我能获得多少收益;英文其实更直观,“cost performance”,这笔钱的作用怎么样嘛,来看看它的表现。

 

开宗明义完毕,我们聊回保险。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在哪买

2

保险所谓的“性价比高”,

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得益于小米和手机行业,追求性价比这阵风已经全面渗透保险;不论是大V推荐产品、公司对外宣传还是一线做业务,这都是一个不能绕过的词,网络上各类问答也都是,“求推荐性价比高的保险产品”。

 

面对这种问题,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性价比高不高不好说,但性价比极低的我能帮你剔除。严肃来说,保险产品很难去比较“性价比”

 

第一,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到底是什么?见仁见智

目前论坛上习惯于比较产品责任,也就是传说中的“对比表格大法”。

表格画出来,产品特性倒是一目了然了,那怎么比呢?我们以同类型的单次给付重疾产品为例:病种多就好吗?轻症赔的多就好吗?等待期短似乎是有点,那么和病种多谁谁重要呢?

这似乎是一个加权计算的数学问题,但权重的定义见仁见智。保险产品责任复杂,无法衡量性价比中的“性”到底是什么。

第二,同险种不同类型产品,没有比较标准。

做比较,一贯的逻辑是找同类的来比较。还是以重疾为例:那么,多次给付的重疾和单次给付重疾能比吗?这个问题二分考虑:

如果不能比,不就失去了比较的意义嘛?客户拿着两个产品问你哪个性价比高,你义正言辞地摆摆手,不比,老师说不同类型的产品我们不能比。

如果能比,就又回到第一点问题去了。怎,么,加,权。

 

第三,所有的性价比都默认为“责任/价格”比,哎,服务呢?

我从没见过产品表格对比涉及过公司、品牌和服务,从没见过。然而呢,买保险就是买对未来的预期,即使服务难以量化,但绝不能忽略。软实力虽则软,强调的是“润如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让人如沐春风、浸润其中,是横冲直撞的硬比不了的。

 

直白一点,各位热衷于做对比表格的同学们,至少有一半都是抄家伙就上,丝毫不在乎前戏——性价比是什么都没想明白,那么你的对比表格,就是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比什么啊?

 

如果你是一个严谨的人,就会发现,比较性价比的逻辑是有问题的。说到推荐,一个领域内,最容易分辨的都是两个极端:最好和最差。最好的能不能推荐我不知道,所以我也只能帮你避开那些离谱的坑。

 

这是性价比的第一个陷阱:你无法比较一个定义不清的东西。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在哪买

3

性价比的陷阱

最近总用知乎举例子,因为知乎上的例子太典型了,简直就是我的素材库。

 

我总结,知乎上的保险咨询有三个狂热化:做方案狂热化、做对比表格狂热化和PK产品狂热化。

一个题主轻描淡写说了个大概情况,下面一套套的方案就接连出来了,也都大同小异;紧接着呢,就是扔产品,你扔个所谓“性价比高”的,我扔个更高的,他再扔个更更高的……就变成一场尬舞了。

 

这就是性价比最大的陷阱:产品太强势,特别容易让你觉得保险不过如此、没有分析需求的必要,特别容易让人陷入产品PK的狂欢,而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

 

你来是要给别人解决问题的呀,这产品都堆这儿,哎,选哪个?凭什么选那个?

 

这就让我想起高中的一个同学。

 

在遥远的高中,我的一任同桌是个聪明过人的小伙,然而过得异常憋屈。他数学比我好多了,然而每次考试分数都比我低,无一例外。唔,怀念他。

为啥呢,原因让人很无语。因为前面中低档题大家做的都差不多,到了后面的难题就开始分叉:没有确定拿满分的创新思路,我就循规蹈矩地做,稳。他就不一样了,聪明人,不用个惊天动地谁都没听过的奇思妙想做出来,都觉得对不起智商。他控制不住自己。

结果就是他很憋屈,高考也是。不过,人家也考了知名大学的数学系,当然这是后话。

 

可是回到当时那个时点,目标是什么?不言而喻。

 

我同桌活生生的例子告诉大家,记清楚你的目的,不要盲目炫技。盲目炫技会很憋屈的。

 

同时,市场上有几个产品好,那都是公认的好,你提供的是无差异信息,也就是没价值的信息。提供没价值的信息无法获得收益——很明白,都知道**人生很好,人家直接去官网买就得了,还有你什么事儿。

收入是对有价值的工作的奖励,价值得别人认可的才算。不要把满大街都是的资源当成你的核心竞争力,你是看轻了客户,也是看轻自己。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在哪买

4

跳出性价比陷阱,
拥抱 「边际收益思路」 和 「需求」

性价比是个好东西;它然而最有用的部分,在于金字塔尖的那部分极致产品。

 

一个国家建立,第一件事就是统一度量衡,因为判断任何事都需要标尺——对保险来说,极致产品就是标尺。以定期寿险举例,责任单一,核保争议情况相对较少,是各大公司出爆款的必争之地。

 

以*和定期寿险这个产品来说,有身故责任,有全残责任,等待期180天,免责只有三条,价格非常低——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尺。

以后再看到定期寿险,都拿去跟他比。


然后心里做这样的权衡:

 

增加了这些责任,多花了这些钱,

可以接受吗?

在这个责任上做了改进,多花了这些钱,

我可以接受吗?

 

每一个小类型,都可以找到这样的尺子。你拿着这些尺子,去对比所有的产品,或者帮助客户挑选产品,心里就有底了。

 

这就是经济学上“边际收益”的概念:我每多花一块钱,所获得的效用。

我能接受的,或者我的满足感提升,那么这多花的钱就是值得。

 

话说回来,有人可能会问:那就应该买极致产品嘛,就直接买这个不就行了么,这么好。

同学,举一反三啊。定寿责任少,你可以直接选,其他险种呢?世界上有完全相同的两款产品没?

 

所以我一直强调,重点在于要不要,而不在于贵不贵。儿童买什么险种都便宜,给宝宝来个终身寿好不好?所以,抛去那些明显的坑货,没有好不好,只要适不适合一切都在于选择,而选择的关键在于“需求”;更进一步,在于“风险需求”。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在哪买

 

还是以孩子来说。

 

我很欣赏一类聪明的家长,在聊到孩子的保险需求时,他会讲的很细,会跟我分享孩子的生活,聊完了他还会问我,

“如果是你的孩子,暂时不考虑价钱,你会考虑哪些事?”

 

这就问到根源上去了。跟明白人沟通很轻松,因为他知道沟通的意义:我掌握的信息更多,就能更大程度上地对风险作出处理,也就越安全——当然,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这样的意识,所以才需要沟通和引导。

 

我担心孩子生病,冷天穿衣可以防感冒,却防不了白血病。发烧感冒我承担的起,而白血病我承担不起。你觉得呢?

 

我还了解到,如果去美国治疗,不同类型白血病的治愈率都有极大提高。你觉得呢?

 

挖掘需求,就是把双方知道的信息沟通、交流,我们就其中的几点达成共识。你一上来就提性价比,看起来是为客户省钱了,你却为客户关上了一扇,可能救命的窗。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在哪买

 

逃离性价比的陷阱、但用好这把尺子,挖掘需求到位,配合“边际收益”作为筛选,

 

未来可期。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在哪买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渝爱保 » 经纪人笔记1/2 | 逃离「性价比」陷阱

分享到: 更多 (0)

我们的朋友

高端医疗险重庆渝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