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爱保
重庆保险咨询

开年爆炸:嫌4.025%低?说没就没

开年爆炸:嫌4.025%低?说没就没在哪买

大家好,我是dora

2019的第一篇文章,来的稍晚了一些。

新年新气象,迎新必然意味着辞旧;所以我们的第一篇文章,也从告别开始。

这几天,保险业尤其是精算的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张图:

 

开年爆炸:嫌4.025%低?说没就没在哪买

保险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每一款在售的保险产品,都获得了监管机构的批复。

这张图,就是被监管SayNo的产品。

关键信息已经隐去,其实,这不是唯一一款被否定的产品,也不是唯二、唯三……

很多证据都表明,4.025%的长期储蓄产品可能不会再批了……

朋友们,让我们怀着难言的心情,准备和预定利率为4.025%的长期储蓄型保险说再见。

预定利率为4.025%长期储蓄型保险——一个字都不能少——请别因为名字太长缓冲了离别的情绪。

 

预定利率以后会怎么变化?

说实话,我并不乐观。

 

 

 

 

1、预定利率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把钱交给保险公司?

一方面,是因为保险具有保障功能;另一方面,这是一份金融资产,具有时间价值。就像你把钱存银行一样,保险公司也要付利息

 

利息给多少呢?

 

精算师在设计产品和定价时,会在评估公司的经营情况后假设一个保单的年收益率,这个就是预定利率

 

给大家讲一个直观的判断方法:

 

保险合同有一页叫做“现金价值”,在缴费完成的年份中,随意挑选两个相邻的年度,用这两个年度的现金价值相除,就能算出来预定利率。

 

举个例子,参考我之前写过的信美相互互信一生,下图是五年交的现金价值。

开年爆炸:嫌4.025%低?说没就没在哪买

这是互信一生的现金价值表,可以自己算一算

 

我们用第11年度和第10年度来算:

 

(656787/631374)-1≈0.04025,也就是4.025%。这个产品的预定利率就是4.025%,好巧哦。

 

关于预定利率的变化,有很多不平静的故事可以讲,今天我们先长话短说:

 

90年代初期,国内寿险公司的预定利率普遍很高,最高的能到8.8%。这个水平现在高得惊人,但在当时并不稀奇,毕竟当年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都曾高达12%。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保险预定利率也随之调整。

 

1993~2013年,当时的保监会将预定利率的最高值定在2.5%。

 

2013年8月15日,人身险费率改革开始实行。预定利率2.5%的上限取消,由保险公司根据审慎原则自行决定。

一批公司率先将预定利率2.5%的普通型人身险产品提升至预定利率3.5%-4.0%。

 

2015年2月,万能型人身险费率改革启动。市场上也涌现出一批高预定利率的万能险,预定利率峰值刷新到了4.025%

 

高峰过后就是下行。2016年开始,高预定利率产品的批准开始收紧;直到2019年,多个4.025%的产品被打回,就像我展示的这张图↓

 

开年爆炸:嫌4.025%低?说没就没在哪买

没办法,爸爸不给批了。为啥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不得不说,爸爸也有苦衷。

 

 

 

2、利率风险1:投资端乏力

 

大家应该已经注意到,批复原因写的是:“有较大利率风险”

 

保险公司收了保费之后扣除一些列成本,再将保费拿去做投资,获得了收益扣掉承诺给客户的,剩下的就是利润——这个就是“利差损”,也是保险公司的一大利润来源。

 

做生意,要赚钱。既然给客户承诺了4.025%,那么保险公司自身的投资收益至少要不低于这个数字才能回本——显然,监管可能认为这个数字要达标有困难,也就是图片中说的“利率风险”。

 

这是第一个可能的原因:观察这两年保险公司的表现会发现,投资收益在下滑。

 

在A股上市的险企都已经播报出2018Q3季报,投资收益率相较于2017年同期都有所下降:

 

开年爆炸:嫌4.025%低?说没就没在哪买

上图根据上述公司披露的季度报告收集而成

 

上市险企如此,人身险整体行业如何呢?我们看一下近几年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

在此,引用一份统计报告《2017年72家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

特别备注:报告的作者是北美精算师王晴老师,王老师历任多家保险公司总精算师的职位。

 

开年爆炸:嫌4.025%低?说没就没在哪买

下面的备注写明了统计口径

 

我们可以看到,年化投资收益普遍在8%以内,而大部分公司投资收益率集中在4%~5%之间。

 

看起来,监管的担心不无道理:至少从投资端来看,压力不小。

 

 

 

3、利率风险2:长期给付压力

 

 

兑付压力的第二个方面,还来自时间。

 

储蓄类产品往往是长期合同,只要客户不退保,承诺出去的收益就必须兑现。

白纸黑字落地生根,只要客户不退保,每年合同的价值增长都必须以约定好的复利增长。

 

一年两年可以硬抗,十年二十年呢?

 

开篇我们曾说,90年代初国内寿险公司的预定利率普遍很高,最高的能到8.8%;实际上,各公司某些区域性的承诺会更高。虽然到了1993年,监管限制预定利率在2.5%,但利差损已经不可避免地产生。

 

长期压力这件事,问问老几家保险公司,卖的保单越多,受的伤害越深。

 

2009年的某天,突然有消息流出称,在保监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平安的掌门人马明哲大吐苦水,称平安利差损高达800亿元。当天平安股价应声下跌,同期跌幅远超大盘。

 

开年爆炸:嫌4.025%低?说没就没在哪买

当时的新闻报道

 

据报道,平安当时高利率保单占寿险责任准备金32%左右,即便已经到了2009年,平安每年仍然要计提数十亿元作为责任准备金。

 

后来又有人出来辟谣说是“虚惊一场”,一时间众说纷纭,谁知道呢?可以肯定的是,高预定利率这个历史包袱当真不小。

4、利率风险3:邻国大溃败与前车之鉴

 

 

读到这,有的朋友也许会问:

 

现在只是不批了而已,并非明令禁止;说不定以后又放开了呢?

 

是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快,趋势愈发不可预测。与其想破脑袋,我们不妨环顾四周,从邻居已经走过的路中看看有什么端倪。

 

这也是我们还要说的,保险行业的预定利率是经济背景的直接反馈。

 

日本长期人身保险预定利率的历史变化,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在下图中我们做了总结:

 

开年爆炸:嫌4.025%低?说没就没在哪买

点开可查看大图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处于资产泡沫时期,股票和房地产价格飞涨。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寿险公司发行了大量的分红型产品,保证收益率一般在4%~6%之间。

 

那时候,谁都没想过房价会跌,包括保险公司。

 

然而十年后的90年代,股市、房市的价格暴跌,政府债券利率的下滑,日本寿险业的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如图所示,为了应对这一情况,90现代开始产品预订利率开始不断下降,知道1999年已经下降到2%不到。

 

然而同时由于新业务销售减少,保单失效率急速上升,寿险业陷入困境,利差损危机爆发。

 

截至1998年,日本寿险业利差损达到顶峰值2.7万亿元日币(约合 1682亿元人民币,据日本监管机构FSA估计)。期间,日产生命等多个知名保险公司资不抵债,宣布破产。

 

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日本的故事,也不过才过去20年。

 

近年来,各路学者喜欢拿中国和日本相类比。除了地缘接近,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都越发与日本相似:爆炸式发展后退热、房地产降温、老龄化社会逐渐逼近……相似的历史境遇足够让我们警惕。

 

 

5、不是总结的总结

 

开年第一篇,给大家带来一个说不上好坏消息:

 

预定利率4.025%的长期储蓄保险产品极有可能不再批复,在售的产品也会越来越少,在可预见的未来,4.025%这个数字将会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预定利率会继续向下吗?分析了这么多,相信你会有一个答案。

 

各行业的变化都不是孤立的,经济和社会是一个生态。联系到前两天的“降准”其实不难想到:预定利率下调,并非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部门的决定,而是在全面降息、消费乏力和经济放缓大背景的一个注释,一种必然。

 

很多朋友跟我抱怨过4.025%不高、甚至低,高与低其实并不重要,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如果它只代表某一公司,或许还可以解释为故意。

 

但当它意味着全行业的上限时,该调整的或许不是这个数字,而是我们的预期。

 

我们对整个社会、经济与生活判断的预期。

 

 

参考文献:

1、陈艳婷,日本解决利差损问题及启示

2、招商证券,预定利率改革的阵痛和红利

3、上海保险,经济危机与保险业危机:日本保险业的启示

4、王晴,2017年72家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

 

感谢上述文章与作者付出的心血。

 

 

 

今天的话题有点沉重。

不过反面来想,还没完全停呢,大家且行且珍惜。预定利率4.025%的产品不多,我会陆续介绍,之前介绍过信美相互的互信一生,各位可以参考。

观点已经摆明,接下来我会陆续介绍优秀的储蓄类产品,趁着还没完全停。

 

我得赶快写,再不写,可能就来不及了。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渝爱保 » 开年爆炸:嫌4.025%低?说没就没

分享到: 更多 (0)

我们的朋友

高端医疗险重庆渝快保